来源:网络达人作者:小高生活网点击:
最近看《长安十二时辰》,唐朝为什么能包容各
优质回答:谢谢!国泰民安,国富民强。人往高处走,鸟朝亮处飞。强大产生的吸引力,自信形成的包容量。
大唐的包容和自信,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:王朝的心态,强大的国力,切实的利益。
开放包容的王朝心态
经过“五胡乱华”的动荡,民族之间也加深了融合。唐王朝的李氏家族,本身就带有鲜卑血统。特别是中国北方很多的士族门阀,很多可能已经受到了胡风的影响,也有一部分是汉化了的胡人。
所以到了隋唐时期,从观念上来说,汉胡的民族对立,并没有之前般的巨大隔阂。思想的隔阂一旦打破,那么汉家对胡人的风俗,习惯,宗教信仰也就持包容的态度。包容,也代表着尊重。民族关系得到了极大缓和,民族之间的交流得到了巨大的发展,民族问题也不会动辄上升到政治层面的高度。大家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求同存异,共同发展。
强大的国力支撑
大唐鼎盛时期,王朝的经济,文化,政治架构,军事力量都是当时世界上数一数二的。
高度发达的经济水平能带来什么?国家有钱了,能做的事情自然多。国家形象的提升和包装,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,强大的对内对外的消费需求,民众生活质量的提高,科学技术的发展,文化的繁荣与输出,都会对王朝周边带来强大的向心力。
这种向心力是王朝强大综合实力的输出,带来的是其他国家和民众对大唐王朝的仰慕与钦佩,最后直接转化成大唐王朝的国际地位。就比如当年日本,朝鲜都派出大量的遣唐使来学习;又比如中西亚各国派遣使者来和大唐通好,建立国家交流。
而大唐强大的军事力量,是王朝最坚实的守护。遇到不听话的可以敲打;遇到异心的可以威慑;遇到作乱的直接灭国。这样的军事保障,试问谁人不高看大唐一眼,何人敢轻视大唐。
强大国力的支撑,正是大唐王朝自信的由来。
切实的利益
商贸文化的交流,能够带来大量的对外贸易财政收入。贸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唐朝当时在陆上和海上的丝绸之路都非常繁荣。因为大唐占据了“商业金字塔”的顶层。
先进的造船工艺,在西域强大的军事威慑,使得大唐王朝在水陆两条丝路上始终占据着最大利益。东西方商贸的始发集散地都在大唐。价格是大唐说了算,税收是大唐来制定,路线是大唐规划的,旁边的国家即使看得眼红,但无奈自己造不出大唐的工艺制品,也没有大唐的军力去维护商道的安全,所以只能通过大唐的周转来进行贸易。
这也是为什么长安会有如此众多的胡商和西域商人云集,并且因为常年驻留,形成了自己的社区文化。
因为以上三点,大唐才能够如此得包容和自信。
朝史暮想,总有些干货可以在历史中挖掘。
因为唐朝国力强盛,经济繁荣,文化灿烂,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的最高峰。唐朝的文明影响了日本、朝鲜等很多个国家,是当时公认的世界强国。一直以来我们都以“盛唐”来形容唐朝,可见它是何等的繁荣昌盛。
能拥有如此自信主要来自三个方面:
1、政治方面:唐朝诸多皇帝选贤与能,知人善用,且科举制为唐朝的稳定奠定了基础。
唐太宗李世民十分提倡科举取士、武则天首创殿试,皇帝亲自监考。唐朝很重视科举考试,那些考中进士出身的会觉得很荣幸,通过参加科举改变了自己命运。朝为田舍郎,暮穿朝堂衣,那么这些人也就死心塌地为朝廷效力。能够很好维护朝廷的江山稳固。
2、地理方面:唐朝是版图最大,亦是唯一未修建长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。
唐代国土在西部及北部皆超出现代中国的疆界范围 唐朝自攻灭东突厥、薛延陀后,天子被四夷各族尊为天可汗 ,又借羁縻制度征调突厥、回鹘、铁勒、契丹、靺鞨、室韦等民族攻伐敌国,并让日本、南诏、新罗、渤海国等藩属国学习自身的文化与制度。
3、文化方面:科技文化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增强了唐朝的软实力。
唐代科技、文化、经济、艺术具有多元化特点 ,在诗、书、画各方面涌现了大量名家,如诗仙李白、诗圣杜甫、诗魔白居易,书法家颜真卿,画圣吴道子、李思训,音乐家李龟年等。唐朝兼容并蓄接纳海内外各国民族进行交流学习,形成开放的国际文化。
1.唐朝开始,帝国疆域区域稳定,人民生活富足,精神文化得到生活,从唐诗即可看出,这个时代的人民不再是追求温饱问题,同样帝国的统治者对于臣民有一种包容的态度,从魏征这样名流清史的诤臣可以看出,这个时代并没有文字狱,没有因言获刑,人民可以畅所欲言,这也可能是由于李氏皇族有胡人血统的原因。
2.因为唐朝的开放是全面的开放,是人心的充实,是社会的喜悦。但盛衰总是更替,当后来党争加剧,宫廷内斗到火拼的地步,唐朝的气象就黯淡下去。不过,即使是衰败的晚唐,文化照样发出微芒,诗人李商隐、杜牧、温庭筠也恰逢其时地出现了。
3.唐朝的首都长安,是当时最繁荣开放的一个都城,是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中心。纵观历史,前后都难以有一座城市可以与之相比。一个时代如果国内混乱,统治秩序动摇,对内怕得不得了,这个时候对外来文化,一定会排斥拒绝。
4.唐朝在强盛时,政治上有健全的宰相制度,敢于听取尖锐的“异见”,文化上张开双臂,接纳东西南北的各方文化使者和经济客商。王国维的《读史》诗“南海商船来大食,西京祆寺建波斯,远人尽有如归乐,此是唐家全盛时”,可为写照。
5.历史上的唐朝采取了对外开放政策,促进了对外交通与贸易的发达,并使其逐渐进入全盛时期,陆续出现了“贞观之治”与“开元盛世”的盛事景象。